李武(左)正在橘园内查看即将成熟的柑橘。
8 e! s$ I% p; X. i1 e4 X
“只要把各方力量和群众的心融合在一起了,小产业也能创造大幸福。” ——李武
$ w. Y A9 w$ b3 l9 M
初秋时节,记者在靖州太阳坪乡贯堡渡村看到,稻田渐渐退去了绿色的外衣,金黄色的稻谷似乎在告诉人们,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
% D, V: v3 L) P7 s( L" S' k
“今年柑橘长势好,果子也大,尽是老板来问价钱哩。” : `! _: K5 g k& i3 j
“100多头牛都被会同、通道那边的老板预定了。” - S( k, n: [ |" f1 w, v; u1 i
……
: m8 p5 ]' Q' O" }4 [
说起村里的产业,贯堡渡村的村民们各个喜笑颜开。 6 V' E$ I9 T+ \4 L
“我们村里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柑橘、杨梅、葡萄、水稻、牧草等种植业,养牛、养鸡、养鸭等养殖业,还有水电站……”见到记者,贯堡渡村党支部书记李武便介绍起了村里的“宝贝”。 1 x1 o/ X" b5 \
太阳坪乡果木资源十分丰富,素有靖州“水果之乡”的美称,而贯堡渡村,则是该乡最主要的水果基地。
" X1 A0 t! M" s# |* h- V
“群众想搞什么,我们就帮他们搞什么。”这是村支书李武的口头禅,也是贯堡渡发展产业的宗旨。 4 j, q, g9 K1 V |' u/ x
早些年,李武靠着柑橘种植,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便外出务工和经商。2014年,作为村里的能人,他当选了村主任,2016年,又挑起了村支书一职。 . D7 X* h" h3 `
群众富不富,关键看支部。作为村支部书记,李武把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与村支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,并将敢说敢做、工作能力强、有责任心的党员选进了村支部班子,村支部很快便成了村里的主心骨。 2 w1 L {3 H! u' Y( t
为打好脱贫攻坚硬仗,完成各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经常向驻村扶贫工作队、有经验但退居二线的老村干部和在外发展的“能人”讨教致富经验。
, Q, b* K) j4 k) A6 a% k7 Y
引进大产业?群众不一定有兴趣。破土办企业?环保是个大问题。李武经过深思熟虑后,觉得不如结合群众意愿和特长,从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入手。
, O5 k9 I0 d( ^0 Z/ ?
打定了主意,李武立马向太阳坪乡党委书记李清说了自己的思路和规划。李清十分赞同这一想法,并告知将以贯堡渡村为试点,如成效显著将在全乡各村推广。得到支持的李武,按下了贯堡渡村产业大融合发展的“快进键”。
4 Y+ k2 M3 L( O5 V/ G8 u
柑橘、葡萄、林下生态种养等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,村支两委整合了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和力量,不论是贫困户、移民还是普通群众,只要有意愿,都可以参与进来。 + m) r- u; N* j6 X# F: \
“好歌要唱给懂欣赏的人听,党员干部就是摆脱贫困的‘破冰锤’”。李武和村支两委的同志三天两头忙着向村民做宣传。对于个别不理解、不支持的村民,李武反复上门做工作,直到他们打消顾虑。
# B' C% U% B1 n+ r- ?% X* A
老党员苏云是村里的养牛大户,在村民大会上听到号召后,积极响应,主动邀请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,并免费给有意愿的2户贫困户实行分散寄养肉牛,再按市场价回收。 ! |5 A/ ?4 k2 D" |4 l+ W& c4 s
“我现在入股有2000多块钱的分红,在牛场务工每月又有2000多块钱的工资,再加上寄养的牛回收的钱,一年就能挣 6 万多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贫困户陈德明高兴地说。 " h$ x4 J/ B/ q
乡党委、政府的干部三天两头往村子里跑,把上级政策和精神及时传达给村支两委班子,还请来了县农业局、移民局的专家,手把手指导村民改进传统的种养技术。 / g6 a# ?8 \$ e8 \0 a( Q$ j* U4 \
“以前种柑橘,把肥料撒下去,就等着结果了。”今年60岁的周乾龙1984年开始种柑橘,由于缺乏种植技术,多年来摘下来的果子既不好吃也不好卖。 “自从专家来给我们上课后,手把手教我们剪枝、护理、施肥,这橘子变得沁甜的,现在都卖到黑龙江和新疆了哩。” 3 `4 I4 }! ^3 W4 o; p( m, O2 u
在李武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,如今的贯堡渡村将自己世代经营的产业做上了新高度,村民们的心也因这丰富多彩的产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。2017 年,贯堡渡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,顺利实现整村脱贫。
8 @- P' b& o7 S- k
李武掐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 “今年的杨梅、葡萄都已经卖出去了,集体收入保底有十七八万,加上马上开摘的柑橘和11月份出栏的肉牛、鸡鸭,今年村里人均纯收入起码要提高2000多块钱哩。”阳光下,李武的笑容十分灿烂,让人觉得憨厚而又踏实。(本报记者 龚彦) " x. }% C5 |8 K9 B
记者手记:条条大路通幸福 * v& I6 K# {; @3 _" b
悠悠渠水,群山环抱,是贯堡渡村的自然招牌。绿水青山,是贯堡渡村村民打开眼界,换来美好生活的金山银山。
: Z a D( K# W* p m+ `+ v3 Z( t$ Y
作为贯堡渡村的能人支书,李武有着山里汉子的淳朴和果敢。他说,村里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“小产业”,其实就是一条条通往幸福的路。只要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,走的人多了,终有一日会变成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。 7 b" g, I. {% O( W9 V/ v
|